志愿服务

跨越2500公里的情暖边疆之行:学校调研慰问西部计划志愿者纪实

在春寒料峭、银装素裹的三月,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仍被冰雪覆盖。315日至18日,学校委员、副校长卢俊带领党委学工部、团委主要负责人等一行,跨越2500公里,深入这片祖国边陲,走访慰问在此参与“卫国戍边”服务的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。此次行程不仅带去学校的深切关怀,更通过一系列实地调研,为校地协同育人探寻新路径、注入新动能。

延吉慰问座谈:聆听青春戍边的奋斗篇章

抵达延吉市后,学校慰问团队迅速组织召开了慰问座谈会。座谈会现场氛围热烈,志愿者们敞开心扉,分享着自己在边疆的难忘经历与成长故事。

水利水电学院水生态2101班的王俊馨,为了完成水资源保护与水利工程建设调研,在冰天雪地中多次摔倒,身上留下15处淤青。但她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,掌握了“用数据守护生态屏障”的技能,为当地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。计算机技术学院网络2102班的冯力和软件2104班的霍明震,服务于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委会。他们从协助村委会处理繁琐日常事务起步,发挥专业优势为村民解决网络难题,搭建电商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,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意义,在实践中实现了从校园学子到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变。

机电工程学院发电2101班的王从俊,在集安市经济开发区边防派出所工作。他谈到,界碑上鲜红醒目的“中国”二字,时刻提醒着自己戍边的重大责任。这不仅是地理位置上的坚守,更是精神信念的扎根,激励着他在平凡岗位上守护一方安宁。城市建设学院道桥2101班的沈飞洋,参与临江市大栗子街道望江村委会的洪水灾后重建、农村危房改造和党建工作。他全身心投入,看到乡村在自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逐渐焕发生机,内心充满了成就感,深刻领悟到个人奋斗与乡村建设紧密相连的价值。

卢俊副校长认真聆听志愿者们的分享后,转达了党委书记向家文的亲切问候,并提出了殷切期望。他鼓励志愿者们持续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,不断提升综合素质,以应对边疆工作中复杂多变的挑战。面对困难,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,勇于创新工作方法,在磨砺中成长。同时,卢俊副校长着重强调,学校永远是志愿者们的坚强后盾,希望大家加强与母校的沟通联系,学校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工作与发展。座谈会期间,学校精心准备的印有校徽的“暖心包”送到了志愿者手中,承载着院系老师们深情祝福的视频也一一播放。慰问团队还用心记录下志愿者们分享成就时的精彩瞬间,现场洋溢着喜悦与感动,浓浓的师生情谊在这一刻升温。

文化教育与校际交流:厚植共同体意识,共绘协同育人蓝图

慰问座谈结束后,调研团队与志愿者们一同前往延边博物馆,开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。在博物馆中,大家深入了解延边地区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脉络,领略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。通过一件件文物、一幅幅历史图片,深刻感悟各民族在长期交融汇聚中形成的强大凝聚力,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,坚定了为边疆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。

随后,一行人前往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。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、学工部长白刚,校团委书记王晨馨热情接待,陪同参观校园,并详细介绍了校园环境与设施布局。在座谈会上,双方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、学生管理创新模式、团学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。分享经验、交流心得,彼此拓宽了工作视野,收获了新思路。此次交流为两地院校在人才培养、校园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,未来有望在更多方面开展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


基层走访与专项调研:聚焦实际需求,助力志愿服务深化

调研团赶赴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村委会,实地走访志愿者的工作地点与居住环境。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,开山屯镇党委副书记王家川、光昭村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朴海星,以及包括本校志愿者在内的7名驻村西部计划志愿者共同参与。王家川副书记对霍明震、冯力两名志愿者的工作表现给予高度评价,称赞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、认真负责,面对各项任务全力以赴,为当地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青春活力,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。

调研团马不停蹄赶赴图们市团市委,与团市委书记李威霖展开专项调研。李威霖书记对我校志愿者的工作成果给予极高赞誉,用“三个带来”总结他们的突出贡献:为基层带来青春朝气,激发基层工作活力;运用专业知识带来智慧,显著提升工作效能;凭借创新思维带来发展机遇,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。双方围绕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当地的工作实际情况,以及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。通过此次专项调研,力求全面掌握志愿者的真实状况,为后续学校与地方携手优化志愿服务环境、更好支持志愿者工作筑牢根基。

长期以来,学校始终高度重视西部计划工作,将其作为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、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、担当奉献精神以及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载体。自2022年学校首批2名毕业生投身西部计划,踏上西行征程以来,学校的西部计划“人才地图”已陆续增添10个闪耀坐标。正如团中央书记阿东在珲春座谈会上所说:“当青春邂逅边疆,便绽放出最绚丽的时代芳华。”西部计划项目已逐步成为学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、志愿精神传承的崭新途径、实践育人的创新载体以及就业择业的广阔舞台。学校正持续书写着这场青春与祖国的双向奔赴,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响应号召,投身火热的边疆建设,为祖国发展添砖加瓦。


      •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大道9号
      • 邮编:430212
      • 联系电话:027-87933366
      • 邮箱:tw@cjit.edu.cn
  • 团委视频号

  • 团委微信公众号